大浪淘沙,只有真正有实力的车企才会活下来。数据表明,当前正是中国车市的至暗时刻,也就是常说的车市寒冬。在中国,真正有实力的车企是吉利、长城、长安等等,它们的体量摆在那边,暂时的车市寒冬还不足以压垮它们,但对于小车企来说,“过冬”就十分艰难了。
力帆和海马,一对难兄难弟,它们的时间不多了!小车企指谁?小车企有很多,今天说两个有代表性的,它们分别是海马以及力帆。先来说海马汽车吧,它算是一个真正大起大落的汽车品牌。和马自达合作时期,海马是辉煌的,而与马自达分道扬镳之后,海马汽车便逐渐丧失竞争力。
最近两三年,海马汽车都很艰难。据数据表明,在年到年,海马汽车承受了巨大亏损,亏损高达26.31亿元。在年,海马汽车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今年5月份销量还没有出来,而今年前4个月,海马累计销量仅为辆,同比暴降72.2%。
有趣的是,其实海马汽车还是一家隐藏的房地产公司。在造车的同时,海马汽车还跑去在中国大热的房地产行业内耍了一把。房地产来钱快,有时候确实比卖车划算,也怪不得海马会做出如此选择。除了被房地产分心之外,海马汽车在研发上投入很少,靠吃马自达底盘的老本,这如何能长久呢?
力帆的困境其实和海马相同,力帆汽车也卖不动,也承受着巨额亏损。来看看力帆的近况,去年总共只卖出10.2万辆,同比下滑幅度为23.3%。而在今年,力帆前三个月时间内的总销量也在持续降低,总销量仅为辆,下滑幅度更是高达50.23%。
力帆面对窘迫的状况,它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出售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作价6.5亿元;第二件事是卖掉位于重庆的生产基地,作价33.15亿元。以变卖资产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这是力帆没有办法的选择。
其实在中国,像力帆以及海马这样的汽车企业还有很多,甚至有些车企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事实证明,中国不需要这么多车,也消耗不了这么多车。将来,汽车产业会加速转型,留给小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