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代,姜文导演了一部电影,这是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由此横空出世。这部戏还捧红了长相酷似姜文的“小孩儿”夏雨。不过,对另外一个人而言,这部电影中的一个客串角色,却是对他自己过去五年收获一切的最好总结。
这个人就是王朔,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客串“小坏蛋”一角。在一场因他而平息的百人群架之后,小坏蛋被众人簇拥来到莫斯科餐厅,坐在长条西餐桌“主位”的王朔,举起酒杯,用同样狂放的语气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湖之内皆朋友,干!”一语号令江湖。
这似乎是一种总结。从这一年向前倒数5年,也就是年,一年之内,王朔的四部小说被同时搬上大银幕,这个纪录,中国当代作家仍无人能够企及。那一年的岁末,王朔对他大院的发小儿叶京说,中国电影界,哥们儿现在平蹚。那时的叶京,身份还是商人,而不是后来拍出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知名导演。
年平蹚中国电影界的王朔,恐怕不会否认,自己的文坛生涯,在起点上,与一个叫马未都的人有关。后来,这个人成为了中国当代公众知名度最高的收藏家。如果没有马未都,王朔早期的作品,即便发表,恐怕也将会留下无尽遗憾。
02
那时的马未都,是《青年文学》杂志的编辑。他有一套自己的独立住房,不大。这在住房匮乏年代的北京,尤其是年轻人中,十分了不起。那时的人们,尤其是文化人,似乎并不把房子当回事情。很多年以后,当他向《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回忆起这一段个人生活时,他说,很多时候,连房子的钥匙都不在自己手里。
这是如今的人们很难理解的一种状态,那时的房子还不是资产的概念,对于马未都这样文化圈子的人来说,一套独立住房,就意味这有了年轻人可以聚会的地方,房子借来借去被用来招待朋友,朋友们自觉地把冰箱里填满吃喝之物,然后,畅快海聊。用今天的眼光回看,这些出入之人,大抵都可以算得上“往来无白丁了”。
王朔应该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是夏天,王朔会经常穿着一条大裤衩出现在这里,马未都对王朔的评价是“他有北京人的劲儿,但没有老北京的话”。时年还没有太高声望与威名的文学青年王朔,经常拿着自己的作品,来找马未都商量修改。马未都其实很喜欢王朔小说的语言风格,尤其是人物对白,但是,马未都还清楚,他的领导,不太喜欢王朔,和他的作品。
放在马未都手中的王朔作品,名叫《橡皮人》,这是后来王朔的粉丝们都极少提及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在当时看,确实离经叛道,因为,开篇第一句就是——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为了让这部自己喜欢的、王朔的小说发表,马未都和自己的主编“套磁”,请主编喝酒。主编性情中人,颇为高兴,同意发表。但在最后定版时,把上面那句离经叛道的话删掉了。这让马未都不太接受。
那真是一个奔放的年代。马未都也为王朔做了一件离经叛道的事情,在那一期杂志下印之前,马未都跑到印厂,临时加上了那一句话。这一举动,即便是放在当下,也应该是颇具压力的。为了“控制后果”,年轻的马未都想到了办法,他火速又把《橡皮人》拿到了《小说选刊》,问是否能够全文发表,最终,《小说选刊》也全文发表的《橡皮人》,鉴于后者在当时文坛的地位,马未都的主编,也就没有再追究“那一句话”的事情。
至少在《橡皮人》上,马未都和王朔,都没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03
本来,马未都兴许可以和王朔一样,借助那个电影——电视的年代,大展自己在文化里的宏图,不过,真是造化弄人。一个遗憾,终将而至。
这是一部名叫《编辑部的故事》的电视剧,这部后来为80年代生人的一代北方人施加重要文化影响的电视剧,被牢牢地打上了王朔和冯小刚以及导演赵宝刚的烙印。不仅如此,冯小刚还由此开始了与王朔漫长而优秀的合作,此间,就产生了《甲方乙方》这样的里程碑。
很少有人清楚,《编辑部的故事》最早的编剧不止王朔一人。这的确是王朔主笔写的第一个电视剧(《渴望》只是策划参与,并非主笔),但当时一起写作剧本的,有5个人,分别是苏雷、魏人、王朔、葛小刚和马未都。这其中,马未都和魏人分别是《青年文学》和《啄木鸟》的编辑。苏雷、葛小刚也都有自己的工作。
命运有点多舛。五人共同写下的剧本,第一次没有审查通过,再修改之后,还是没有获得通过。如此一来,拍摄遥遥无期。待到审查通过可以拍摄的时候,却发现,剧本丢了。那是一个只能用纸张保存文字的年代,没有电脑存储,一切都是那么不保险。文化界对于电脑也颇不熟悉,以至于当时看到相声作家梁左很早就用电脑写作并且打印之时,他的朋友都很意外。
找不到剧本,一帮人也就散了。只剩下王朔和冯小刚。据说冯小刚后来找到王朔,重写了剧本,二人合作完成剧本,并拍摄了《编辑部的故事》,一夜之间,红遍长江以北。马未都,作为这个剧本的原作者之一,则是堪称完美错过,他会不会遗憾呢?
04
在诸多公开的采访和回忆材料之中,马未都都很少提及错过《编辑部的故事》是否是一个重大的遗憾。这其间的道理也不难解释,因为那时的马未都,正在走上一条收藏之路,若干年后,他将成为中国公众舆论中最负盛名的收藏家,几乎没有之一。
收藏似乎仍然是一项充满各种“遗憾”的道路。《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曾记述过这样一段马未都自己的回忆:一日,马未都在他人的带领下,到某个老城市的老城区里的一家,去“收”货。看到了那件东西,马未都甚是喜欢,并确定是真无疑。于是,对方开价,马未都还价,一切貌似十分正常。
站在马未都对面的是个老人,开了一个有整有零的价格,马未都还价,压了万把块钱,他认定,价差不大,应该可以成交。但没想对面的老人拒绝了,马未都则想“以退为进”,离开了老人的家。但是老人再也没有跟出来,也没有再和他联系。
后来,他向中间人询问情况方才恍然大悟。中间人告诉他,老人多子女,本是因为生活,才出手几件物件,他开的价,是算好的,正好可以平均分配给几个子女,每人多少,但是,马未都的还价,让这一切的安排都被打乱了,因此,老人不会追出来降价成交。物件的价格,并非是物件本身值多少钱,而是出手他的人,需要用多少钱,有时候。
这是一次完美的错过,也应该是马未都收藏生涯中的一次遗憾吧。
05
王朔也有遗憾,而且不用等到从《看上去很美》开始不为后来的社会舆论和审美所接受。
王朔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当他发现自己在影视领域的如日中天之后,便想到了影视,是一个更大与广阔的空间。这说明他有足够的商业敏感,几乎与《编辑部的故事》同步,王朔牵头成立了中国当地影视历史上颇有分量的“海马工作室”,他自封“干事长”,董事长则是马未都。
按照马未都的说法,在海马工作室,王朔是个甩手掌柜,具体的事情都是他来做,但这个事情并没能做下去。马未都在王朔等一干好友的劝说之下,也曾开过“海马歌舞厅”,但仍然没能成功赚钱,王朔也时常光顾,其间,海马工作室还拍摄了同名的《海马歌舞厅》,但没有取得《编辑部的故事》那样的成功。最终,海马工作室解散。
后来,王朔又与导演叶大鹰一起合伙经营公司,但一样没有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王朔,始终没有在更早的时候成为一位商业上的影视大鳄。在今日的价值体系看来,多多少少会是一个遗憾。
06
如今,马未都的任何一件藏品,恐怕都抵得上一套半套房。尽管他一定非常反感这样的比较与估值的方法。当年他拥有的那套小房子,在其一生中的价值,恐怕远远超过这套房子在资产层面的价值。
往来于这所房子中的人,文学青年居多,用王朔式样的语言来说,他们在这里胡吃海喝,一顿瞎侃。男文学青年凑在一起,便会吹起自己的女性魅力,把芝麻一点的事情说成西瓜。但是,虽然瞎侃,但文学青年们又会互相防着,他们担心的是,自己说了什么桥段,被别人用去。文人,都怕偷嘛。
马未都一度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有一次,他和王朔回家,推开门,发现屋子里面四人一桌,麻将声声。马未都问,你们是谁?四人答到,给主人看家。马未都则反问,我就是主人,怎么不认识你们?幽默、调侃,都在这方寸空间当中。当然,这间住房里面也会有女文青,她们会问,“你们说什么呢”。马未都向王晓峰回忆,这时我们就说“我们在说流氓黑话呢”。
这样的桥段与场景,似乎和王朔很多小说中的场景调性相似。比如,在《顽主》中,瞎侃聊天聊不下去的时候,王朔会在小说中写下“用弗洛伊德过渡”,这样调侃式样的句子。
王朔、马未都这一代文化人,生长在一个极为特殊的中国年代。那个年代里,物质生活刚刚起步,但精神领域,却留下巨大的空档。就像马未都开始玩收藏的年代,物件还都很便宜;王朔在发表小说之前,大抵没有“说人话”的小说。
甚至,连高晓松都可以归入这一代的红利,在他深耕的校园民谣之前,音乐大部分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即便是飘扬过海而来的邓丽君、刘文正,在那个也都是如此。那个年代中的遗憾,换来的是什么,他们心中自知。
那个年代,物质刚刚起步,人们之间的差距很小,于是,精神的交流成为识别并且标定一群人的标尺。是的,这就是那个年代。显然,那座独立的住房很小。但承载的,多半都将是日后的大家。
不过,你有没有这样设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有更大功能性更强的房子呢?比如,像中骏?西山天璟那款被称为“爆款”的四居产品又会如何?成功者的错过,遗憾可以成为一种趣味;但对于芸芸众生呢?还是去看看吧。5月12日,这个户型的样板间将正式开放了,你会去吗?
★特别提示★
攸克粉丝如有相关购房咨询事宜,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