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装换道海马汽车新能源赛道拔得头筹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证券导报」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证券导报记者曾丽园

氢能万亿赛道海南已入局。

12月10日,海南第一座高压加氢站落成,自此,琼岛已拥有两座加氢站。

这座加氢站由海马汽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建,是海南首座电解水制氢与高压加氢一体化项目。有了它,海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再也不用出岛蓄能了。

由于对氢气的制、储、运难度大,成本高,氢燃料电池汽车至今仍未实现产业化。但氢能这个万亿市场已吸引各路资本和企业入局,尤其在汽车工业领域。

海南的氢能基础设施配套正在加快完善。证券导报记者经采访统计,到“十四五”,海南将建成约20座加氢站,目前已落成两座,仍有三座正在建设中,或于明年初建成。

尴尬的是,海南有了加氢站,却没有在运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而海马既有加氢站,又能生产汽车,加上各项政策的加持,公司换道突围颇具想象空间。

海马汽车将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运营。海马汽车供图

基础设施先行

海南已建成两座加氢站

今年4月,海南首座加氢站——中国石化琼海银丰撬装加氢站投入运营,海南正式告别“全岛无氢”。该加氢站可满足35Mpa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需求,其使用的氢气由今年3月建成的中石化海南炼化氢能凯美特充装站提供。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充装站处理,使氢气达到使用标准后,充装至运输车外运到加氢站为车加氢。

与此不同,海马汽车此次落成的加氢站为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采取的是“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技术路径,具备高纯度氢气的制备与70MPa高压加注能力,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35Mpa和70MPa两者在充装时间、续航里程上均有不同,70MPa相对更先进,技术要求更高。

琼海加氢站是为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氢燃料电池客车展示和示范运行提供氢能保障,年会后,展示用车被收回,该加氢站已暂停使用。

有了加氢站却无车可用,这是目前海南氢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窘境,也说明了氢能汽车产业化过程中的痛点——氢气存储、运输等技术突破难度大,成本高昂,短期内无法量产。

据海马汽车研发人员介绍,此次落成的加氢站建设投资近万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成本、使用费用、保养费用也相对较高,业内人士称,生产一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花费大概在10万—20万元,使用上,一公里需花费0.7—0.9元。

高成本难挡热情

政策加持促产业加速

高昂的成本挡不住各企业,尤其是众多车企大举进军氢能产业的热情。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发力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氢能作为布局新能源产业的突破口,年更是被称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元年,上汽集团、现代汽车、通用汽车等均推出了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

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氢能不可忽视的优势,二是“双碳”目标下国家及各地方的大力支持。

氢能,储量丰富、热量高、零污染,被誉为“终极清洁能源”。

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和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氢能愈发“受宠”。无论是国家相关部委,还是各地方政府印发的“十四五”规划,均提出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计划和展望。有消息称,氢能的顶层设计文件有望在近期出台。

海南也不例外。海南省人民政府于今年7月发布的《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风电制氢、水电制氢和核电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率先在汽车、船舶等交通领域启动氢能应用示范,有效满足清洁能源汽车的交通出行需要。

而对于车主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

在海马汽车制氢加氢站落成仪式上,证券导报记者现场体验了汽车加氢全过程,为一辆MPV加满氢气仅需要5分钟左右,续航里程可达km。

万亿产业吸金

氢能赛道布局已铺开

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到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氢气需求量将接近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

资本是最敏感的。面对万亿市场,近段时间来,氢能源概念强势大涨,市场的热捧也表明了氢能赛道的火热。

由于技术革新,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加速发展。除了上述提到的车企外,今年4月,丰田旗下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MIRAI正式上线,可续航公里;8月,梅特赛斯奔驰推出GenH2,其续航能力超过公里,引发业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