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股表现乏力,大面积的股价下滑,使得整体市值缩水超亿元,半年业绩陆续披露以及国际关系的微妙动荡,或将在未来一周给股市带来波动。要点提示:乘用车板块和商用车板块表现最弱,上周股价平均分别下跌2.91%和2.21%,市值缩水均超亿元;经销商集团表现相对稳定,股价平均上浮0.19%,市值微增近23亿元新能源与零部件板块股价平均下滑0.84%,市值蒸发近13亿元。8月第三周,中国汽车股整体表现乏力,大片被绿色覆盖,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56家汽车业上市公司的62支个股股价平均下跌1.53%,市值累计蒸发.6亿元,其中,仅有18支个股股价实现上浮,44支个股股价出现回落。大盘方面,仅上证指数实现增长,一周涨幅为0.61%,恒生指数和深证成指则出现下滑,一周跌幅分别为0.27%和0.08%。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涨跌榜中,周涨幅超过10%的个股仅有两支,其中表现最强的个股美东汽车,周涨幅也仅为13.35%,其次精煅科技周涨幅仅为10.5%,位列总榜单第三位的中国重汽A股周涨幅仅为5.93%,而其余实现股价增长的15支个股,周涨幅均未超过5%。跌幅方面,周跌幅超过5%的个股多达12支,而跌幅在10%左右的个股有ST海马、杉杉股份和先导智能三支,跌幅分别为10.58%、9.88%和9.77%。接下来,汽车K线将56家上市公司分为四大板块具体分析其上周表现。主要汽车上市公司(乘用车)板块上周,14家主要汽车上市公司(乘用车)板块,几乎全线飘绿,涉及的17支个股股价平均下降2.91%,市值累计缩水.89亿元。其中股价实现增长的个股仅长安汽车和ST众泰两支,余下15支个股均出现下滑,而跌幅超过5%的有ST海马、吉利汽车和广汽集团港股三支。乘用车板块实现股价增长的个股中,周涨幅最高的长安汽车,也仅实现3.58%的股价增长。事实上,长安汽车本周并未重大事件披露,但依然能在整体颓势中保持定力,或与其产品持续表现出来的销量增势息息相关,而证券机构给予的买入评级,也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投资者们的投资热情。虽然此次乘用车板块在涨幅上平淡无奇,但在跌幅上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ST海马成功以10.58%的周跌幅,拿下该板块及总榜单一周涨跌榜跌幅首位。前段时间,ST海马像“开了挂”一般增长,接连多日实现涨停,或许“吃的太多,消化不来”,从8月第二周开始,ST海马已经出现“回吐”苗头,上周这样的趋势展露无疑。本周,该股票是否会继续下跌?吉利汽车则以7.19%的周跌幅,位列该板块跌幅第二,市值缩水.75亿港元。8月17日,吉利汽车公布半年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2亿元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22.58%;实现净利润22.9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2.72%。在此影响下,吉利汽车股价随之作出反应,股价当日下滑6.35%。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的侵袭,尤其是第一季度,行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此影响下,今年多数企业的半年业绩都备受压力,不仅如此,这种影响也将使企业未来半年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来源:吉利汽车半年报」因此,理性来看,吉利汽车上半年业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或许并不会持续太久,加上领克06、豪越等多款车型上市积蓄了能量,也是其应对下半年市场有力的弹药。整体而言,上周乘用车板块在4个板块中表现最弱。汽车经销商集团板块上周,10大汽车经销商集团股价平均增长0.19%,市值累计增加22.83亿元。其中有6支股票实现增长,4支股票价格出现回落。该板块中表现最强的是美东汽车,同时也是总榜单涨幅最高的个股,周涨幅为13.35%,市值累计增加39.17亿港元。美东汽车上周的良好表现,主要与上半年业绩表现息息相关。看来经营豪华品牌和日系品牌就是够硬气。8月19日,美东汽车发布上半年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收益84.48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溢利3.07亿元,同比增长28.5%,净利率提高至3.6%。其中豪华品牌对乘用车销售收益贡献提高至84.3%。余下几支取得增长的个股,股价涨幅变动均不显著,和谐汽车涨幅为2.84%,国机汽车涨幅为1.53%,另外三支涨幅均在1%以内。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