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考试脑科学》这本书,作为一位老师,对于经常提到的教育理念中科学这个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日常管理都要从科学出发,带领学生科学地利用大脑甚至“欺骗”大脑,让大脑更好的为学习服务。
其实,学习就是把学过的知识记住,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正确的输出,如何做到呢?那就是不断增强记忆。关于充分利用大脑增强记忆,本书提到了几个点,分享给大家。
一、复习---用重复欺骗大脑
哪些信息需要被记住,大脑中负责这项功能的组织是海马体,他判断信息是否可以被记住的原则只有一个:这个信息是否对生存至关重要。而我们学习的知识,大多为理论性的,甚至是无趣的,这些对于海马体而言,它肯定不想记忆的。
那怎么办呢?《考试脑科学》的作者在书中提到:“欺骗”海马体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次一次地重复。通过一次次的重复,让海马体觉得,这个信息或许很重要,不然干嘛一次次重复呢,那就记住它吧。这一次次重复的过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大脑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根据这个规律,本书中设计了重复记忆的节奏:在知识点学过之后,在10分钟后,1天后,1周后,2周后,一个月后重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
我不禁想起了在一次报告会上,精英中学的校长李金池先生曾分享过他们学校学生的复习节奏,跟这个节奏很相似:每节课最后的3分钟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当堂所学复习一遍,每天的晚自习最后一节让学生把一天的知识整理复习一遍,每周六把一周的知识复习一遍,每个月空出两天的时间把这个月的知识复习一遍。当初我的感觉是:“嗯嗯,不错,学生复习的次数多肯定记得牢,李校长也没有逃出机械记忆的套儿”。现在才发现,这是自己的无知,人家老先生是利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帮助孩子把握复习节奏,提升记忆效果。
如果一个人懂得复习,他就会知道在什么时候去加强和巩固一下。复习是有科学的节奏的,不能乱来,所谓的考前突击性学习会使大脑变得越来越混乱,大量知识突然间涌入,会使遗忘变得更加快。
二、好奇心和激情状态----刺激Θ波和杏仁核让记忆更牢固
我们的大脑会出现一种Θ波,它出现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固。Θ波出现就是在好奇心出现的时候。《考试脑科学》中提到:当好奇心出现的时候,即使刺激海马体的次数很少,记忆效率也能大幅提升。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老师能够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就能让他学的更好的原因。
达·芬奇的一生,就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证明。他在临死前的一个礼拜,还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明天,我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个伟大的画家,很多人肯定都疑惑,他怎么还研究啄木鸟的舌头呢?这种探索,纯粹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好奇,出于求知的乐趣。也正是好奇心的驱使下,达·芬奇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他不仅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而且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多领域的博学家。
书中提到,如果你能够激活杏仁核就更容易记住。杏仁核是让人情绪激动的部分,所以学习是饱满的激情,会提高记忆效果。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提到的学习状态问题。这里还得说到李金池校长,他是把激情纳入到学校教育的第一人,他提出激情能够提升自信,激发灵感,人的亢奋状态,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只要状态到了位,一切困难往后退,不单单是一句听起来狗血的口号,背后是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的。
而我们的孩子们呢?大多在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慢慢连思考都懒得思考了,知识对于孩子们而言就是枯燥无味,何谈好奇心,何谈亢奋,又怎么能有效记忆,高效学习呢?
传统的课堂模式必须改变,于是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不少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例如山东昌乐一中的“两段四步十环节”的课堂模式、石家庄精英中学的高效6+1课堂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讲究科学性是课堂改革成功的前提。
三、狮子记忆法----向狮子捕猎学习来增强记忆
什么时候学习能力最强,一定是跟吃东西有关的时候,这本书中提到了“狮子记忆法”分享给大家。
饥饿产生的激素会刺激海马体,加强记忆,所以一个孩子背东西最有效的时间就是在饭前,我们很多人都用反了,饿了休息一会出完饭再学习,实际上最饿的时候反而是记忆里最强的时候。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好多寄宿制学校都是起床后,早饭前让学生进行早读背诵知识了,这也是科学。
冷的时候,大脑会意识到生存危机,更容易记忆。孩子学习的房间不要太热,要稍微有一点冷的感觉,是能刺激大脑有更强的记忆的。
走动有助于记忆,所以别再责备孩子在背诵时来回走动,摇头晃脑了,这样记得更快。
四、学习就是好好睡觉
“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这事儿不可取,要利用好课上时间,效率才是最高的”,是我一直跟学生说的话,我内心的解释是:学习还是得劳逸结合,不能牺牲睡眠时间。直到读到《考试脑科学》这本书关于睡眠的部分,我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提到:在你好好睡觉的时候,期待你的海马体大显身手,这个过程叫做记忆恢复。
什么意思呢?即人在睡着的时候,海马体是工作的,它会整理一天所学;如果不睡觉,海马体来不及整理,白天获取的知识就会被判定为不重要的信息,不进行记忆。
所以说,睡觉,也是一种学习。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的犹太人,特别重视孩子的睡觉时间,他们甚至认为,学习就是好好睡觉。我以后会对孩子们说:“好好睡觉是努力学习的另外一个表现,这是科学!”
通过读《考试脑科学》这本书,我对教育理念中的科学这个词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很多思考,对李金池老先生的崇拜值又上升了一大截。愿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不断的学习,用科学武装我们的头脑,用更科学的方法带着我们的孩子共同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