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五月的修文县六桶镇海马孔村,绿意盎然——
枇杷园里,一片绿意,一串串“金果果”挂满枝头;一户户独具特色的庭院让人眼前一亮,村民房前屋后绿意盎然、花团锦簇。
“要是没有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现在的这一切简直是想都不敢想!”海马孔村*支部书记王平说。
王平口中的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是顺江村(注:现为海马孔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从年到年,历时7年“接力”凿开大山腹部而得到的一条“通天渠”——它不仅让海马孔村告别了“守着乌江为水愁”的窘境,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新变化:
产业升级,土地亩产值增长十余倍
这段时间正是海马孔村上千亩枇杷陆续上市的日子。和其他村民一样,焦洪初忙着采摘枇杷,趁着鲜果期把“金果果”卖出去,“尽管累,但今年的收益很不错!”。
年,经过7年的努力,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终于完工,汩汩清泉流入村民家中,海马孔村的“缺水”问题终于成为了过去式。实现“用水自由”的海马孔村开始谋划产业发展。不过,多年“缺水”的经历,让他们“有点放不开,缺水缺怕啦!”
次年,在村支两委的鼓励下,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豌豆、冬瓜等蔬菜,“之前,村里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种玉米高产时一亩能收斤,刨去成本后能有四五百元就不错了。天旱时,一年还白干。种植蔬菜后一亩的产值迅速增加到了近两千元!”王平说,之前,很多村民担心水又会出问题,不敢尝试。然而,经过这一次“实验”,村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一下都提高。
年,海马孔村农业产业迎来了“再次升级”。这一年,包括焦洪初在内的许多海马孔村民种下了枇杷。
“海马孔村是六桶镇海拔最低的,气候又好,这里的野果要比其他地方早熟半个月。而且,当时修文县正支持六桶镇发展精品水果种植,我们村就趁势而上,种植了大量的枇杷。”据焦洪初介绍,“正常年份,一亩枇杷的收入是种玉米的十倍左右!”
经过两次农业产业“升级”,目前,海马孔村种植了亩樱桃、亩柑橘、1亩枇杷、亩苦丁茶,占土地面积的六成以上,亩产值从四五百元增加到了五六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