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有胜负疑似乌军海马斯被击毁,俄军 [复制链接]

1#

近日,多方消息来源显示,俄*很可能击毁了1辆美制M“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确定重创了1辆波兰提供的“蟹”式自行榴弹炮,摧毁了多门美制MA2超轻型榴弹炮,而更早一些,则有1辆挪威提供的MA3GN自行榴弹炮被击伤。不少网友对此表示遗憾,而更多的网友则很兴奋,弹冠相庆,其实,不管什么武器,只要出现在战场上都会出现损失,胜败乃兵家常事,人员和装备损失也一样。

乌克兰*方也放出了一段视频,显示俄*1辆2S19“姆斯塔-S”自行榴弹炮被乌*反炮兵火力击中后发生殉爆,被炸成了零件。据悉,这辆2S19“姆斯塔-S”自行榴弹炮是在开火后暴露了位置,随即被乌*无人机发现,乌*反炮兵火力随即对其开火,随即将其击中。

2S19“姆斯塔-S”是俄*最先进的自行榴弹炮之一,尽管其整体性能已落后于西方最先进武器。在“特别*事行动”中,俄*损失了不少这种先进自行榴弹炮,既包括被乌克兰*队摧毁的,也包括被俄*抛弃后再被乌*俘获的,后者自然也补充给了乌*,这种80年代末期服役的自行榴弹炮在多个国家*队中服役,其中也包括乌克兰,乌*对其十分熟悉,即便是有问题也很容易得到修理。

在“特别*事行动”中,俄乌两*都损失了大量火炮,其中,俄*炮兵占有规模优势,并有充足的弹药补充(“海马斯”最近的一系列打击很可能已经削弱了俄*在弹药方面的优势);而乌*炮兵则拥有精度优势,并随着更多西方火炮的到来而获得了装备性能优势,此外,乌*炮兵还有更好的战火火力指挥系统,包括专门的炮兵软件和无人机等支持,这也是乌*炮兵能在规模劣势下持续对抗俄*炮兵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早在“特别*事行动”之前,包括美国在内,多个西方国家就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反炮兵雷达,“特别*事行动”开始后,反炮兵雷达更是成为了重点援助装备之一,这些西方提供的反炮兵雷达尽管型号不一,但其性能和可靠性都被认为远超俄*的“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后者不仅在性能和可靠性上不足,而且数量也不够,以至于俄*反炮兵部队甚至不得不使用落后的音响定位系统,这种老式定位系统十分庞大不说,定位精度和距离也很有限,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炮战。在乌*反炮兵火力的威胁下,俄*炮兵甚至不得不将火炮分散部署,避免被一锅端。

在这场高强度消耗战中,俄乌两*所面临的人员和装备损失速度,远远不是阿富汗战争那种低强度治安战可比,乌克兰*队自不必提,正在逐渐换装西方武器,北约持续向其提供所需的武器弹药,预计到财年新《租借法案》通过后,*援速度还会大幅增加;

装备封存也需要投入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人力

至于俄*,则在不断解封库存武器装备,*工业也在全力运转,为此还更换了负责*工生产的副总理。不过,前景并不乐观,除了库存武器装备保管不善,能重新服役的数量有限外,俄*工企业还面临零部件短缺等问题,乌*甚至在被击毁的俄*导弹中发现了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零部件,这表明俄*在拆解退役导弹时回收了可用的零部件用于新导弹,更别说将商用零部件用于武器生产中。俄罗斯经济和俄罗斯*工业能否承受住这场考验,很难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