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01
目前接触到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甚至老师倡导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停地、重复地刻意练习,在课本上划重点,记一堆笔记。然而你会发现有些看起来特别勤奋的学生,他们的成绩总比不上那些看起来没有那么用功的学生。
这是为什么呢?是智商的问题吗?当然不是!智商是相对而言的,是一个动态的形式而不是静态不变的。这就好比说你现在IQ,但你跟上一代人IQ的就是相同的吗?不是这样的。想一下,以前的奥林匹克竞赛题可能只是现在学生的课后习题!所以结论就是智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只是相对某个阶段的,而不是现在测出来IQ多少就一直是这个数值。既然不是智商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我也直到听了樊登老师讲解《认知天性》才知道答案——都是错误学习方法惹的祸。
学习是需要挑战的,而重复阅读与频繁练习会让你越来越熟练,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挑战性可言的,甚至大脑中的元认知(所谓元认知,就是我们对自己知识水平的一个判断。)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但实际上这只会产生短期的记忆,往往在考试的时候已经忘记了。
02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长期记忆呢?学习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编码——就是把我们学到的东西在大脑中留下一个记忆痕迹,也就是短期记忆;
巩固——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重复练习,因为新学到的知识是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来使之巩固的;
检索——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回想一下,是不是考过的试题下一回再考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由于工作原因,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而有的人选择刷题不看书,结果考试居然顺利通过了!如果我们脑海中的知识是一串珠链,那么我们就需要在链子上打上一个“记忆结”。
这时候,就需要检索——回忆某件事情的过程。最好的检索其实是测验,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自我检测,记忆将得到强化。没有人喜欢测验,因为一旦测验就涉及到分数、排名、家长会;但这不是应试教育的意思,测验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哪方面需要精进,而分数仅仅是某个阶段学习的成果罢了;它也不是你能力的体现,只是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所以,测验并不代表什么,只是一个检索的手段,学生们不必因为考试而感到压力;家长们不必由于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担忧。这恰恰是我们认知自己不足的最好方法。
03
孔子在《论语》中说到“学而时习之”,通常我们把这句话理解为:学到的内容要经常复习。我想它还可以理解为:学到的知识,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实践它。
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只有给我们的练习加入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才有可能学得更加灵活,记得更加牢固。因为学习新知识是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的,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实践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刻意练习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那什么是内容间隔呢?比如我们先学习一道混合题型,一开始解题困难,但当把混合题型解出来后,分解开的单一类型题是不是轻而易举?反之,一开始解的如果是单一类型题,虽然开头容易,一旦碰上复杂的混合题型将会难上加难!
越容易检索的越容易忘记,所以老师们要多创造“合意困难”,就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的困难,而不是难得要死的题目。适当的挑战会让我们记得更牢固,而“非合意困难”(无法克服的困难)只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
04
最后,给学习者的五条建议:
①学会巩固记忆
②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③学会举一反三
④学会构建概念
⑤注重学习迁移
俗话说:越动脑,越聪明。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的大脑是会产生变化的,尤其是通过学习,大脑中的海马体(整合记忆的区域)会产生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在下次学习新知识继续发挥作用。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