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iara
日前,香奈儿售价元的圣诞倒数日历,被指“缺乏诚意”、“价值极低”,引起了广泛讨论。
事实上,香奈儿之外,LAMER、YSL、雅诗兰黛等众多化妆品牌和LookFantastic等美妆护肤购物网站,每一年都会在11月下旬上线圣诞倒数日历。因为充满仪式感、惊喜感、物超所值的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很多KOL也会发布「XX品牌倒数礼盒开箱」的内容。
在美妆圈,倒数日历这种以商品为导向、助力品牌直接提升销量的圣诞营销方式被屡试不爽。但是,今年香奈儿等品牌纷纷被指责产品“几乎是在欺诈消费者”,也让我们看到圣诞营销的疲软。
而且,对于中国品牌主来说,国潮盛行,新一代消费者越来越文化自信,更应该思考怎么利用圣诞节这个“洋节日”,做好营销。
本文,Morketing找到了年一些不错的中国品牌圣诞营销创意,并总结其中经验,为品牌主的节日营销活动提供灵感。
01
海外圣诞营销
广告大片的竞技场
在英国,百货商店JohnLewis的圣诞影片一发布,就标志着这一年的圣诞季来临了。
一方面,这体现了JohnLewis圣诞广告片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这也指出了一个事实:在西方国家,营销人员一定是每年最早过上圣诞节的。
从年开始,JohnLewis每年都会发布一则圣诞广告,在温情的节日基调上创意频出。比如,年的《男孩与钢琴》请到了英国国宝级歌手EltonJohn出演,短片以一句“有些礼物不仅仅是礼物,还可能改变一生”结尾,赚足了英国人眼泪,也达到了促进消费的目的。
如今,发布圣诞广告大片已经成为英国百货公司、大型商超的年末大戏,每年都会被拉出来比较一番。
而在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品牌主拍摄圣诞广告片也早就成了老生常谈:以今年为例,LV、苹果、迪士尼、可口可乐等品牌在12月初就已发布了圣诞广告大片。
其实,圣诞节设定了一个“温情”和“家庭”的基调,加上冰雪、麋鹿、圣诞老人等元素的限制,留给品牌发挥的空间并不多。但我们仍然看到,西方的品牌主不会放弃这个和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
比如,在发布今年的广告大片后,迪士尼营销及传播副总裁JossHastings表示,“我们希望在影片中打造一个家庭故事,从而以更真实的方式融入不同的迪士尼IP,让影迷朋友们可以想到自己和迪士尼IP之间的联系。”而且,迪士尼今年的圣诞广告,还延续了去年的主题,讲述主人公长大后的故事,在两则广告之间产生了一种传承性。
02
国内圣诞营销
种草、联名、IP、宠物……方式多元
可是,一方面,品牌圣诞广告片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固定公式,还存在题材容易撞车、成本太高、短期销量转化难以评估等短板;另一方面,放眼国内,如今国潮盛行,以GenZ为代表的消费者对西方文化的喜爱度到底有多高,是否值得品牌过高投入,都要画上一个问号。
因此,卡在双十一狂欢节和传统农历新年中间,圣诞营销并不是品牌主在中国做营销的重要时间点。回顾往年,我们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可能就是朋友圈里的“圣诞头像”、一些“抖机灵”的圣诞文案,以及商场、店铺等线下常见的圣诞装饰。
不过,正因为中国品牌主做圣诞营销的方式“不隆重”、更轻量,我们才从中看到了一些四两拨千斤的营销创意,或者更能解决品牌痛点的营销方式。
种草营销、社交营销:海马体的圣诞照
11月初,海马体官宣金晨为“海马体圣诞大使”,发布了一组圣诞美照。继而,我们在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