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与中国一汽“分手”后,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或许也将终止。
日前,小鹏汽车旗下第三大生产基地在武汉启动建设,产能规划为10万辆。随着小鹏汽车武汉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外界纷纷猜测小鹏汽车或将终止海马汽车为其代工。对此,海马汽车相关负责人并未否认,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年底,我们与小鹏汽车的代工合作将终止。双方结束合作仅是因为双方签署的合同将在今年底到期。”
海马汽车(.SZ)自年以来,因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开始出现亏损,并于年4月被“戴帽”,股票代码变更为“*ST海马”,面临退市风险。尽管海马汽车通过一系列调整,于今年5月成功“摘帽”,但公司旗下新车销量及经营业绩依旧不理想。
“此时小鹏汽车的退出,对于正在努力摆脱困境的海马汽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表示,与小鹏汽车代工合作终止,海马汽车将缺少代工带来的收入,产能闲置或将加剧公司亏损。
与中国一汽、小鹏汽车分手后,单打独斗的海马汽车在困境中如何寻求发展,成为其首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或谋求其他合作释放产能
年,小鹏汽车在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下与海马汽车牵手合作,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其首款量产车——小鹏G3。
年9月30日,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年9月29日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签署了《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小鹏新能源汽车。
双方合作项目内容为,在双方协商约定的范围内,小鹏汽车将授权海马汽车使用其商标和相关技术,生产协议产品,海马汽车负责协议产品的生产;双方初步确定协议产品的生产产能为5万辆/年;首款协议产品于年年底前量产。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郑州的海马小鹏智能工厂,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0亿元,一期建设产能为15万辆/年。该工厂是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携手共同打造的全新工厂。
年10月,海马小鹏智能工厂量产下线了小鹏1.0版车型,小鹏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也诞生于此。“根据小鹏汽车高智能的产品特点,工厂在规划和建设中引进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和控制方案,真正实现智能汽车的生产。”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万锋曾公开表示。
年12月,小鹏G3在该工厂投产,并在年6月实现了第辆小鹏G3下线,让小鹏汽车成为从产品上市到第辆下线最快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根据协议,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签署的代工合作协议有效期为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不过,《协议》也曾明确,协议到期后,双方若无异议,本协议自动延续有效。
不过,从小鹏汽车快速布局肇庆、广州、武汉三大制造基地,并通过购买方式“曲线”获得生产资质等一系列动作来看,其与海马汽车的代工合作极可能在《协议》到期后终止。“郑州工厂是海马汽车打造的一个智能化汽车生产工厂,并不是为小鹏汽车某款车标准打造,可以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款式进行相应调整,生产任何车型。”上述海马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小鹏汽车终止合作后,海马汽车届时会再谋求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来释放产能,或做好自己旗下的车型,提高产能利用率。
对此,任万付认为,海马汽车有给小鹏汽车的代工经验,可以继续代工其他品牌,或按工业用地进行转租,这也不失为一种减负的方法。不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与小鹏汽车合作终止,对于现在的海马汽车来说会造成一定压力。
延续代工可持续性不强
事实上,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将终止合作早有预兆。早在年12月,小鹏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即肇庆工厂)就已完成奠基,一期年产能达20万辆,并于年9月竣工试产。
随后,小鹏汽车在年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获得生产资质,并作为被许可的整车生产企业在工信部发布的第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予以发布。至此,小鹏汽车自建工厂的生产资质落定,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量产工作在肇庆工厂正式展开。
由此开始,小鹏汽车自建工厂的步伐也开始提速。年9月,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开发区奠基,计划于年底投产;年4月,小鹏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整车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并于今年7月底启动建设,预计将在年投产。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自建工厂并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相较采用代工模式生产所获利益更大。
记者查阅小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