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马汽车”)公布了上半年财报数据。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海马实现营业收入51.03亿元,同比下降22.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万元,同比下降86.04%。海马汽车的销量一直处于下跌中。
“海马汽车产品的更新速度较慢,其核心产品S5到了生命周期晚期,这是海马汽车销量下滑的自身原因。”海马汽车公关部部长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承认也愿意直面自身的问题,可能海马汽车没有合资品牌的一些资源,但是在研发和技术方面也一直在努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本就与主流汽车市场有一定差距的海马汽车,正在经历漫长的阵痛期。
作为海马主力军的S5销量暴跌
根据官方解释,海马汽车利润下降主要是汽车销量同比下降所致。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海马汽车共销售7.17万辆,同比下降29.15%。其中,主力车型海马S5销售3.39万辆,同比下降27.25%,这在年SUV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显得格外刺眼。
海马S5作为海马汽车旗下的主力车型和当家花旦,此前一直充当着海马销量当担的角色。根据历史销量数据统计显示,在年海马S5的销量曾经连续数月突破万辆大关,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年以后海马S5销量迅速跌落神坛,从月销万辆径直下跌到辆水平,这个销量走势真可以与当年股市暴跌有一拼。
产品整体尺寸为mm*mm*mm,轴距为mm,这个数据放在同级别车中相比处于劣势。受整车空间尺寸影响,海马S5后排空间更小,储物空间也少,车窗按键设计在中间,中控离驾驶舱太远,可以说这种设计布局非常不走寻常路,有点反人类,使用起来非常别扭。
虽然说海马S5青春版已经上市,但是看看老海马S5的质量问题投诉,这样的产品能有消费者敢去买吗?大的问题包括发动机无法启动,变速箱无法加速,转向系统抖动,小的问题各种异响,车身生锈,漏水......几乎遍布全车,并且新车出现故障,维修多次依旧无法解决。
从上张表上可以发现海马的平均造车水平远远低于自主品牌的平均水平,跟纳智捷处于同一个水平线,纳智捷的造车水平我们就不用多说了吧,一个比纳智捷故障率都高的车企造出的车,质量能好到哪去。
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饱受诟病且无所作为,长此以往,品牌力较弱的海马,必然会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海马旗下大部分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年上半年,海马M3共销售0.9万辆,同比下降48.86%;福美来销量仅为0.72万辆,下滑幅度高达66.67%。而稍微有所起色的海马M6也仅销售0.71万辆,同比增长9.23%。
海马过于注重单一产品
在产品更新速度方面,海马汽车慢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忽略了均衡发展也是其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张树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海马S5共销售10.26万辆,成为海马汽车历史上第一个年销量突破10万台的超级单品,所以今年我们将持续以海马S5为核心,持续聚焦,打造明星产品家族。然而,进入年以后,海马S5销量却一路下滑。就像“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一旦主力车型受挫,海马的销量势必会大幅下降。
尽管销量持续下滑,但海马汽车并没有采取官降来救市。“海马汽车坚持不官降,其实有部分车企采取官降的同时可能会更换零部件供应商。海马汽车只会给经销商补贴,采取惠民低门槛的优惠。”黄正华说。
“不务正业”至盈利能力不足海马单车利润低
除销量下降外,错综复杂的业务板块也是海马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马汽车财报显示,海马汽车集团旗下包含房地产、商务会馆、物业公司、金融投资、小额贷款等业务。如此繁多的业务必然会降低海马汽车板块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新车的研发和量产,甚至影响到汽车销量,从而降低集团的整体利润。
从单车利润来说,海马的盈利能力实在低的夸张:如果简单用“净利润”/“销量”来计算,海马汽车的单车利润为.33万元/7.17万辆,即.93元/辆。且不说与高档车品牌相比,就是与一些自主品牌相比,海马的单车利润都少得可怜。以今年风头正劲的吉利汽车为例,吉利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飙升%至43.43亿元,销售汽车53.06万辆,单车利润为元。相比之下,海马不及吉利二十分之一。
造车是一件很精密及严谨的事情,而汽车质量则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销量大减,谁也不希望自己花费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买一辆故障频出的车型,像海马这样专心花重金做宣传,而不安心造好车的车企,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随着更多的新汽车品牌成立,以及一线自主车企的崛起,海马汽车的销量还会进一步下跌。
各种问题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在消费者面前,想要翻身看样子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