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旋风是怎样“卷”进汽车行业的?
人气爆棚的ChatGPT,最近又将热度带到了汽车行业。
首先是百度要内测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句”朋友圈越来越大,吉利,长城,海马,集度,零跑等、东风日产等新老车企纷纷宣布加盟。
之后是长城汽车孵化出的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声称发布了第一款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DriveGPT,即自动驾驶领域中的“ChatGPT”。
百度今日公布年财报。百度CEO李彦宏在内信表示,中国AI市场将迎来需求爆发性增长,它的商业价值释放会空前,指数级。百度打算把很多主流业务和文心一语融合在一起。在Apollo智舱系列中,文心一言的大型模型即将搭载。
很好理解,若融合达成,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在人车交互体验方面将有领先一代。那么毫末智行DriveGPT将怎样撬开异常繁杂的自动驾驶?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而开发的无人驾驶车辆,这些车辆是否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和舒适?它们会对汽车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1、智能语音: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流畅
在众多车企和百度文心一言公布合作消息时,都提及未来应用场景与对象,是为了增强AI在交流对话,互动中的感受。
2月14日,集度CEO夏一平宣布,集度汽车会整合百度文心一言之综合能力,创建面向智能汽车场景,基于人工智能交互体验大模型,支持汽车机器人自然沟通再进阶。
ChatGPT或许会带来车内交互效率提高,可使交互场景更全面化。
——集度CEO夏一平
智能语音历来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赛道,通过自动语音识别(ASR)、自然语言的处理(NLP)、语音合成(TTS)的3项主要技术组成。并且ChatGPT是一种适用于NLP中的大范围预训练语言模型,其宗旨是模拟人与人之间实际交流情景,为了改善人机交互体验。
汽车场景下,在智能座舱中,智能语音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互方式。智能语音是未来人工智能与汽车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之一。目前有百度,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等、在智能语音赛道上,像Cerence这样的AI企业,早已经切入了智能汽车领域、在智能座舱方面,为了创建智能语音助理,增强语音交互能力。
不过,如今车载语音交互技术识别率已超过90%,但是功能比较简单,比如语音导航、语音控制歌曲的播放等等,智能化或“理解能力”依然是“软肋”。
最根本的原因是,车内或者公共空间易受到环境噪音和人声的干扰,且每次交互前都需要唤醒,对AI的识别造成困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也会遇到一些障碍。从AI视角看,每次互动都会遇到“是什么人告诉我的”、“所说的话”、“所处环境”的问题,所以很难做到近似人类自然交流。
为此科大讯飞现在、思必驰和其他厂家均使用语音、视觉与其他结合多模态交互技术,为了解决复杂场景中人机交互困难问题。
在对话能力的产出方面,ChatGPT是有情感化的、高拟人化对话交互具有潜能,达到更加贴近真人逻辑性,情感化表达效果。
——思必驰汽车事业部产品总监葛付江
而且一旦ChatGPT被集成到车载语音识别场景,可通过人工标注数据并进行反馈,以及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深度学习相结合,为了使AI拥有更加优秀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这样就避免了干扰,也不需要唤醒词,达到更加流畅,自然地进行语言交互。
自动驾驶:噱头比现实更重要
2月17日,毫末智行宣布,他的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人驾自监督的认识大模型)正式升级为“DriveGPT”,并表示要在年4月份宣布取得重大进展。
毫末智行说,ChatGPT使用Transformer大模型和人类反馈增强学习技术(RLHF)。它能够对用户进行语音控制和手势操作等高级人机交互功能的训练。而就自动驾驶而言,这家公司表示,在我国,Transformer大模型首先被引入数据智能体系MANA中。
我们知道,自动驾驶是一套涉及到计算,通信和网络的复杂解决方案、控制等等几个层次,就像一台能自动“奔跑”起来的计算机或者机器人。
在技术上,自动驾驶有感知,决策,执行三个阶段。毫末智行所提出的所谓“认知”概念,并把它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拟人。
福布斯中国向许多自动驾驶企业征询意见,所获答复均为“不予置评”,而且几位自动驾驶领域专家的观点也高度统一。
他们告诉福布斯中国,自动驾驶系统十分复杂,对实时性的要求是相当程度的,并且涉及到各种传感器和其他硬件,更是受到了车规级的约束。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动驾驶技术都将面临巨大挑战。更有甚者算力是个很大的难题。目前国内只有少数车联网公司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有业内人士称:
ChatGPT对自动驾驶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仍以语音交互为主、智能推荐等等。随着汽车工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智能驾驶行业内部提出了‘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推荐,它是建立在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培训与积累的基础之上,为了对不同种类驾驶员进行建模,同时与地图相结合,给用户个性化推荐。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个很有前途的方向。但是量产,任重道远。
概括各方面的意见可以看出,ChatGPT实际上和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不同,前者以NLP技术为重点,以改善用户体验为目标,后者对传感器依赖性较强,对于资料的搜集与累积。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也被定义为无人驾驶,而非完全意义上的自主行驶或手动操作。因此ChatGPT在汽车行业中的作用,更是一种语音交互、人机交互等维度。自称是把ChatGPT应用到自动驾驶中,大概率,就是一种宣传噱头。
毋庸讳言,与ChatGPT相比,自动驾驶后面的大模型更为复杂,所需数据积累与算力支撑也更为丰富。
3、蹭热度或者炒冷饭?
自从年年底推出后,ChatGPT在科技界火了一把,更是传播到了各个领域。
综合以上文章,可认为,汽车行业是其中的典型,更是其中的典型。从汽车研发、生产到销售、维修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与支撑。但是说到底ChatGPT仅仅是一种面向NLP的大范围预训练语言模型。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而非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到目前为止,其应用都是借助于数据进行培训与研究,增强AI人机语言交互感受,并不是全能AI“良药”。
不管怎么说ChatGPT火了后面,让大家重新找回AI的自信,更加增强了人们对于大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