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
先说一个例子:
一顾客问售货员:“这件上装的确是现在最时髦的吗?”
售货员说:“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时装!”
顾客说:“太阳晒了不退色吗?”
售货员说:“瞧您说的,这件衣服在橱窗里已经挂了三年了,到现在还像新的一样。”
这位售货员的回答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逻辑学中的“矛盾律”。
逻辑学中有四个定律:
1、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2、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而言,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3、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4、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是那样。
我国古代最有名的逻辑问题,就是战国末期公孙龙的《公孙龙子·白马论》,即“白马非马”论。大致意思是:公孙龙有一天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守关人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公孙龙的大意是说: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加形态,而颜色加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
在哲学上,这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比方,自行车和汽车都是车,自行车有两个轮子,属于人力车;汽车有3-4个以上的轮子,属于机动车;这是各自的个性。它们的共性是都有轮子,而且还有方向盘、轴、座椅等。
在逻辑学上《白马论》有诡辩的嫌疑,他把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割裂开来,第一,违反了逻辑上的同一律;第二,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第三,偷换概念。
当然,他要是把“白马”说成“自行车”,把“马”说成“机动车”,那个守关的人真拿他没办法。
生活中有诸多“逻辑陷阱”,先说一个例子:
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仅站在两人的角度,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
有人肯定会说,当然是脏的那个。
其实,脏的那个看见对方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哪里会去洗澡?
相反,干净的那人看见对方灰头土脸的,也以为自己很脏,肯定想到会去洗澡。
这是一般的逻辑思维。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两个人同时从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另一个是会是脏的呢?
生活中,我们要跳出“习惯的桎”,避开“思路的陷阱”,逃离“认知上的迷雾”,矫正“性情上的执着”;就是要分辨一切人为的布局。
社会活动中,不乏“逻辑陷阱”的例子:
1、消费者:老板,您这牛肉面没牛肉啊?
老板:这不很正常嘛?!你看,夫妻肺片里边也没夫妻啊!老婆饼里边也没老婆啊!土匪鸭里边也没土匪啊!
这叫类比不当。而逻辑上的类比推理是基于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2、最让男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我和你妈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了。在逻辑上称为“虚假两难”,它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屏蔽掉了,只给你两种选择。其实,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
有关两难境地的例子很多,例如不能吃KFC,不能用苹果手机,不能去日本和欧美,否则是不爱国。这都是预设立场,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套逻辑。
3、几个人讨论马,第一个人说,我见过一匹斤重的马。第二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第三个人说,你们是开玩笑吧,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第一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第二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
这在逻辑上叫概念模糊。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执行不力。
4、郎咸平一次在某大学演讲中说,我们的企业不要追求做大做强,某大学的高材生就问他:难道要做小做弱吗?——这是推论错误,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并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好人、坏人”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这种思维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反的两面或两端,忽视了其他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况,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间情况也往往是最普遍的。对待历史问题、历史人物、*治问题,这种二元思维很普遍。
5、“五分之四的牙医都认为刷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有意义”。牙医确实都有关于牙齿卫生的专业知识,但他们没有资格就人生意义得出这么深刻的结论。逻辑上叫诉诸权威。
相同的例子还有:“我买了FruitoftheLoom内衣,因为迈克尔·乔丹说这是最好的。”但是,迈克尔·乔丹不是内衣领域的权威。
说到逻辑,总是离不开常识。
有时候,常识比逻辑更重要,它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有句俗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秀才讲理算是采用逻辑的方式,那么,在拳脚和枪口面前,逻辑算个屁。
多数时候,逻辑和常识可以勾勒出这个世界的真实一面;也有很多时候,逻辑和常识都不靠谱。
有个段子说的就是这种人:“你和他讲常识,他和你讲立场;你和他讲立场,他和你讲逻辑;你和他讲逻辑,他和你讲国情;你和他讲国情,他和你讲接轨……”总之,你与这种人交往总是南辕北辙的,永远尿不到一个壶里,感觉上会很难受,如果是老熟人,会让你有一种“相见于